8月7日至9日,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河西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矿物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十三届非金属矿加工利用技术交流会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赋能、绿色创新、协同发展、产业升级”。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400余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会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出席会议。河西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广,兰州化物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周峰,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理事长郑水林、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晋占平分别致辞,表达了对矿物材料高质量发展、矿物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相关领域交叉融合与协同共赢的殷切期望和良好祝愿。大会开幕式由组织委员会主任王爱勤研究员主持。
大会邀请刘加平院士和张联盟院士团队成员分别作了题为“硅铝酸盐低碳水泥基材料” 和“石英产品高端化技术与高值化应用”的特邀报告,邀请中国非矿工业协会会长潘东晖、北京大学鲁安怀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华明教授等18位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兰州化物所牟斌研究员作了题为“矿物视角煤基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主旨报告。
牟斌作报告
大会根据矿物材料维度设置了“零维、一维、二维及三维矿物材料结构、性能与功能应用”四个主题分会场进行专题研讨。兰州化物所多名学术骨干和研究生分别作了分会场邀请报告和会议报告。
报告现场
本次会议是自2016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成立以来,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创新生态的又一成功实践(2017年苏州、2019年连云港、2021年武汉、2023年广州)。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协同,系统梳理和展示了“双碳”战略背景下矿物材料的前沿技术与高值化路径。
大会紧密围绕国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依据矿物的材料维度属性,以硅酸盐矿物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科学进展和技术创新、矿物材料应用开发和产学研融合为重点,针对当前矿物功能材料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从矿物材料应用和供给角度开展硅酸盐矿物材料科学研究与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成果交流,对促进硅酸盐矿物材料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矿物功能材料及非金属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学术与技术交流研讨会,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矿物材料领域科技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实现我国从非金属矿大国向强国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球矿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