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指导,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润滑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届先进设计制造青年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机械领域的近200名青年人才参加了本次论坛。
兰州化物所刘维民院士、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院士、清华大学张晨辉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訾斌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赵维谦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华林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涤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孙玉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彭芳瑜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詹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宁夏大学校长彭志科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马立峰教授、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金刚教授、兰州化物所陈建敏研究员、兰州化物所副所长张俊彦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二处项目主任李宏伟、流动项目主任刘延芳等应邀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王齐华研究员主持。
开幕式上,王齐华研究员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兰州化物所和润滑学科发展的各位来宾表示感谢。他介绍了第十届先进设计制造青年论坛与会的嘉宾、论坛整体筹备与组织、专题设置以及承办方基本情况。王齐华代表承办单位致开幕辞,勉励青年学者们紧密围绕论坛专题开展深入研讨与充分交流,加强深入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以饱满的科研热情服务科技强国的战略任务。
李宏伟主任代表工程科学二处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在支持创新基础研究和人才项目资助的新举措。他谈及对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定位与认识,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要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动力,潜心创新性基础研究,赋能中国制造的崛起。
论坛设置了大会特邀报告环节,由刘维民院士主持。张卫红院士作了题为“个人科研感悟”的报告,强调了科研选题需紧扣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分享了团队针对航空航天等工程应用挑战,开展的复杂结构系统整体优化、特征驱动优化以及面向增材制造的结构优化等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提出了“科学研究要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的重要建议。丁汉院士线上作了题为 “机器人未来技术展望”的报告,介绍了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以及国内科研团队在共融机器人、机器人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就,特别强调了数字化基础的重要性,还结合自身科研发展历程,向青年学者们介绍了如何培养对前沿技术的深刻洞察力和跨界创新思维能力。
论坛现场
大会圆桌论坛环节由王齐华研究员主持。以“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跨越式发展”为引题,刘维民、宣益民、张卫红、张晨辉、訾斌分别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和发展经历,分享了在科研选题、学科交叉、有组织科研、青年人才培养与成长等方面的经验。李宏伟针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张力矛盾问题、青年科技人才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解答。此外,论坛嘉宾们还针对会场青年学者所提出的基础研究方向同质化、科研焦虑等问题,给予了重要建议,鼓励机械学科青年科研人员不要盲目追逐研究热点,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聚焦自己的领域潜心研究,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圆桌论坛
大会报告环节由张俊彦研究员主持。张晨辉教授作了题为“液体超滑理论与应用”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团队“超滑”现象发现、界面减摩与承载机理探索、力场耦合理论模型构建等基础研究工作,以及基础研究指导水基超滑工程材料与部件研发的工程应用工作,最终服务国家重大装备需求;訾斌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喷涂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与挑战”的报告,报告围绕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军民融合应用,着重分析了智能喷涂机器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现状、关键挑战与发展趋势,为从事智能作业机器人的青年科研人员指明了研究方向。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金刚教授代表筹办组汇报了下一届论坛的筹办思路和方案。
报告现场
论坛围绕“表面功能设计与制造”“极端与智能设计与制造”“材料加工成形设计与制造”三个专题开展战略研讨,兰州化物所王道爱研究员/中国机械研究总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段海涛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贺健康教授/厦门大学周伟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詹梅教授/太原科技大学黄志权教授分别担任专题一、专题二和专题三的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袁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宋波教授、吉林大学马志超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冬冬教授、浙江大学贺永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雷亚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恒教授、山东大学张存生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莫继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闫柯教授、陆军兵种大学马国政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耿延泉教授、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崔海龙研究员、湖南大学王晓钢教授、吉林大学韩奇钢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樊晓光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韦辉亮教授等18位学者作了专题报告。研讨阶段专家们围绕专题内容、项目申请、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论坛组委会还组织专家参观了兰州化物所所史馆和润滑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开展了进一步研讨。会议决定,第十一届先进设计制造青年论坛将由湘潭大学联合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承办。
报告现场